Lithium

藥物概述

碳酸鋰是一種用於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主要藥物,主要用於控制躁狂症狀及預防情緒波動。此藥物能調節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有效減少躁狂發作頻率,同時降低自殺風險。自1940年代開始使用至今,仍是治療雙相障礙的基石藥物之一。

除了核心適應症外,碳酸鋰也用於治療強迫症、邊緣性人格障礙等精神疾病。其療效與安全性經長期臨床驗證,但需定期監測血中藥物濃度以確保治療成效與避免毒性反應。

品牌名稱與學名

主要品牌名稱包含:Eskalith®Lithane®等。學名為「碳酸鋰」(Lithium Carbonate),以白色結晶性粉末形式製成片劑或膠囊,常見劑量包含300mg、450mg與600mg不同規格。

藥物分類

碳酸鋰歸類於「情緒穩定劑」藥物類別,屬於鋰鹽類藥物。其作用機轉與鈉離子通道調節、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的代謝調節相關,能平緩腦部神經興奮狀態。

適應症

主要用於:
1. 雙相情感障礙急性躁狂發作治療
2. 長期預防躁狂/抑鬱發作
3. 慢性躁狂症狀控制

在特定臨床情境下,醫師可能開立用於:
- 反覆性自殺傾向患者預防
- 強迫症症狀輔助治療
- 電療合併療法增強效果

常見副作用

輕微副作用包含:
- 手部顫抖
- 口乾多尿
- 轻微體重增加
- 胃腸不適(噁心、腹瀉)

嚴重副作用需立即就醫:

  • 神經系統異常:共濟失調、語言障礙
  • 腎功能受損:尿量顯著減少
  • 甲狀腺功能異常:體溫過低、代謝紊亂

警告與注意事項

禁忌症對象:
- 對鋰鹽過敏者
- 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
- 嚴重脫水或電解質失衡狀態

妊娠分類為C級,可能導致胎兒先天異常,育齡女性需嚴格避孕。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因鋰離子可經母乳分泌。

藥物交互作用

與下列藥物合併使用會增加毒性風險:

  • 利尿劑(如呋塞米):導致鋰濃度升高
  • NSAIDs止痛藥(如布洛芬):加重腎臟負擔
  • 抗腫瘤藥物:可能誘發神經系統副作用

同時使用抗癲癇藥物(如卡馬西平)可能降低療效,需調整劑量。避免與含碘補充劑(如海帶精華)合用,可能誘發甲狀腺功能異常。

劑量與服用方法

起始劑量通常為每日900-1200毫克分次服用,隨餐或餐後服用可減少胃腸刺激。目標血中濃度需維持在0.6-1.2mmol/L間,需每週抽血追蹤。

維持療法劑量依個人反應調整,兒童患者需按體重計算。應固定服藥時間,避免隨意更改劑量。服藥期間需保持每日水分攝取穩定,避免脫水導致藥物濃度急遽上升。

遺漏劑量處理方法

若遺漏劑量未超過3小時,應立即補服並調整下一次服藥時間;若超過3小時則跳過遺漏劑量,次日勿倍量服用。嚴禁為補足劑量而自行增加單次用量。

過量處理方法

急性中毒徵兆包含嚴重顫抖、意識混亂、頻尿或無尿。若懷疑過量應立即:
1. 保持呼吸道通暢
2. 就近就醫並攜帶藥物包裝
3. 可進行洗胃或血液透析治療

中毒症狀可能延遲出現,即使症狀緩解仍需持續觀察48小時以上。住院監測期間需嚴格控制體液平衡與電解質狀態。

 

好的,我需要為碳酸鋰(Lithium)的藥物相關問題,生成五個符合要求的常見問題。首先,我得確保所有問題都是關於實際應用、副作用管理、藥物交互作用、生活考量或患者常見疑慮,而不是基本定義。已知不能使用任何英文,必須使用繁體中文,並且保持用詞一致性。 首先,我需要想出不同的面向。例如,服藥時間是否影響效果?這可能涉及飲食或時間安排。然後是關於飲水量,因為碳酸鋰可能導致口渴,這對患者來說是實際問題。接下來是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比如利尿劑或抗焦慮藥物,這對患者來說很重要,但可能未在主文中詳細說明。另外,長期使用的監測項目,如血液檢查的頻率,也是患者常問的。最後,懷孕或哺乳期的使用安全性,這類特殊情況需要明確回答。 要確保每個問題都是獨特且不重疊。例如,第一個問題關於飲食與服藥時間,第二個關於水分攝取,第三個藥物交互作用,第四個長期監測,第五個特殊時期的使用。這樣覆蓋不同方面。 接下來要確認答案是否簡潔明確,符合3-4句,資訊準確。例如,關於飲食,要提到空腹服用並避免高鈉飲食,這樣患者能理解如何正確服用。水分部分要說明補充水分的必要性及避免脫水。交互作用部分要列出常見的藥物類別,如利尿劑和SSRI,並建議諮詢醫師。長期監測要提到血鋰濃度和腎功能檢查的頻率。最後,懷孕期間的風險和替代治療建議,以及哺乳期的謹慎使用,這些都需要準確的醫療資訊。 另外,必須使用正確的中文化藥物名稱,如「碳酸鋰」,並避免任何英文術語。檢查是否有重複或重疊的問題,確保每個問題都提供新的資訊,並符合格式要求:h2標題、strong標籤包問題,p標籤包答案,不使用編號。 最後,確保所有內容用繁體中文,並符合HTML格式,不使用markdown。檢查是否有遺漏的格式要求,如無列表或段落標籤是否正確使用。這樣就能產生五個符合要求的問題與答案。

常見問題

服用碳酸鋰時是否需要配合特定飲食或時間安排?

建議在固定時間空腹服用碳酸鋰,以維持藥物濃度穩定。避免與高鈉食物同時攝取,因鈉離子可能影響藥效。若服藥後感到胃部不適,可改在飯後服用,但需告知醫師調整劑量以確保療效。

服用期間如何管理口渴或頻尿的副作用?

碳酸鋰可能導致口渴與排尿增加,這是正常反應,但需確保每日攝取足夠水分(約2-3公升)以避免脫水。若出現肌肉顫動或嚴重口乾,應立即回診評估血鋰濃度是否過高。避免過度限制水分攝取,以免增加中毒風險。

與哪些常見藥物合併使用會影響碳酸鋰的療效?

利尿劑(如呋塞米)、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及某些抗焦慮藥物可能提高血鋰濃度,增加中毒風險。服用止瀉藥(如洛哌丁胺)或抗組織胺藥也可能干擾代謝。使用任何新藥前應主動告知醫師正在使用碳酸鋰。

長期使用碳酸鋰需定期做哪些健康檢查?

長期用藥者需每3-6個月抽血檢測血鋰濃度,並監測腎功能及 thyroid功能。醫師可能追蹤尿量、體重及血壓變化,因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腎臟損傷或甲狀腺功能異常。建議記錄日常症狀變化,以便及時調整用藥計畫。

懷孕或哺乳期間是否能使用碳酸鋰?

懷孕期間使用碳酸鋰可能增加畸胎風險,尤其妊娠中後期需謹慎評估。若計劃懷孕,應與醫師討論替代治療方案。哺乳期間鋰離子會分泌至母乳,可能影響嬰兒,需評估停藥或仔細監測嬰兒的發展狀況。所有生育相關計劃均需與精神科醫師密切合作。

IconIcon

Ask Par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