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匹尼羅是一種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主要用於治療帕金森氏症及不寧腿症候群。此藥物透過刺激大腦中的多巴胺受體,改善運動功能障礙及肢體不適症狀。在帕金森氏症治療中,常與左旋多巴類藥物併用以延緩藥效減弱現象。
不寧腿症候群患者服用後,可顯著降低肢體不自主抽動及異常動機,改善睡眠品質。藥物作用時間可達12小時,需配合醫師指示調整劑量。
主要品牌名稱為Requip®,學名藥品為羅匹尼羅。不同製藥廠可能有不同商品名,但活性成分均為羅匹尼羅氫溴酸鹽。藥品形式包含立即釋放片劑及延長釋放膠囊,需依患者年齡與症狀嚴重度選擇劑型。
羅匹尼羅屬於多巴胺D2/D3受體促效劑,在藥理學分類中歸類為多巴胺能促效劑。其作用機轉與傳統多巴胺前驅物不同,直接刺激特定神經受體以改善症狀。
主要適應症包含:1. 帕金森氏症的運動障礙,尤其對「劑末現象」及「開關現象」有輔助治療效果;2. 中重度不寧腿症候群,當非藥物治療無效時使用。
在台灣,此藥品需由神經科或內科醫師處方,不得自行調整用藥計畫。65歲以上患者需特別注意劑量調整以避免副作用。
禁忌症包含嚴重心臟病、未控制的青光眼及對成分過敏者。妊娠分類C級,懷孕或哺乳期間需嚴格評估風險。服用後6小時內避免駕駛機車或操作機器。
與MAO抑制劑合併使用可能誘發不自主運動,與抗精神病藥物則會降低療效。治療期間若出現無法控制的賭博、暴飲暴食等行為,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與左旋多巴合併使用時,需監測異常運動或低血壓現象。與抗組織胺藥物合用可能加重嗜睡副作用。服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可能誘發高血壓危象。
特定抗心律不整藥物(如奎尼丁)會提高羅匹尼羅血中濃度,增加心臟毒性風險。中草藥補充品如聖約翰草可能降低療效,用藥期間應避免自行服用。
帕金森氏症起始劑量為每日0.25毫克,每3至7天逐步增加至目標劑量。不寧腿症候群通常以0.5毫克睡前服用開始,最大劑量不可超過每日0.5毫克。延長釋放劑型需整粒吞服,不可壓碎或咀嚼。
治療期間需每3至6個月評估療效與副作用。65歲以上或肝功能不全患者需減量,否則可能增加嗜睡及跌倒風險。
若漏服時間接近下一次服藥時間,應跳過遺漏劑量並按正常時間服用。不可為補足劑量而加倍服用,以免引發高劑量副作用。建議使用藥物提醒器或藥盒以避免遺漏。
過量症狀包括嚴重嗜睡、肌肉僵硬及意識混亂。應立即就醫並攜帶藥瓶供醫護人員參考。急救措施可能包含洗胃、使用拮抗劑或支持性治療。
若出現呼吸抑制或昏迷等緊急症狀,需立即撥打119並說明藥物名稱及劑量。患者應將藥品存放在兒童無法取得的安全處置。
標籤正確包裝。
羅匹尼羅可隨餐或空腹服用,但建議固定時間服用以維持藥效穩定。若用餐時服藥可能減少藥物吸收速度,但總吸收量不會大幅改變。建議患者選擇固定時段(如睡前或起床後)規律服用,並避免與高脂肪餐點同時攝取以減少胃部不適風險。
長期使用羅匹尼羅可能出現的運動幻覺或幻覺,應如何應對?約5-10%患者可能出現視覺或聽覺幻覺,通常為輕微且無害的影像。若症狀影響日常生活,應立即聯繫醫師調整劑量。建議患者保持就寢環境明亮以減少暗處幻覺,並定期回診評估用药安全性,避免單獨進行駕駛或操作機器等高風險活動。
羅匹尼羅與抗焦慮藥物或安眠藥合併使用時,會不會增加嗜睡風險?是的,與苯二氮卓類(如地西泮)或鎮靜抗組織胺藥物合用,可能加劇 daytime somnolence(日間嗜睡)的副作用。醫師可能建議降低其中一種藥物劑量,或調整服用時機(如將安眠藥改於睡前服用)。患者若感到異常疲倦,應避免操作機動車輛。
羅匹尼羅可能導致體位性低血壓,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預防暈眩?站立時動作需緩慢,起床前先坐立數分鐘再行走。保持適量水分攝取並避免脫水,穿著 Compression stockings(壓力襪)有助血液循環。若出現頭暈,應立即坐下並抬高双腿,嚴重時需告知醫師調整用藥或劑量。避免長時間熱水澡或泡溫泉,以減少血壓驟降風險。
停用羅匹尼羅時若突然中斷,是否會導致戒斷症狀?應如何漸進式停藥?突然停藥可能引發惡心、焦慮或 Parkinsonian symptoms(帕金森氏症狀)反跳現象。停藥應遵循「漸降式減量」原則,通常每週降低原劑量的25-50%,總停藥時間需數週至數月。醫師會根據病情嚴重度與病史制定個人化方案,患者切勿自行中止用藥以免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