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氯氯丙嗪(Prochlorperazine)是一種抗精神病藥物,主要用於治療與控制多種症狀,包括劇烈嘔吐、焦慮、躁動及精神分裂症。此藥物屬於吩噻嗪類(Phenothiazine)藥物,透過阻斷腦內多巴胺受體及血清素受體來發揮療效。
臨床上,普氯氯丙嗪常作為止吐藥使用,尤其在化療或手術後的嚴重嘔吐症狀中效果顯著。此外,它也能緩解因神經或精神疾病引發的不穩定情緒及過度興奮,但需嚴格遵照醫師指示使用,以避免嚴重副作用。
此藥物的學名為普氯氯丙嗪(Prochlorperazine),在臺灣及香港地區的常見品牌名稱包括「Compazine」及「Stemetil」。不同劑型(如錠劑、注射劑、貼片)可能因製造商而有差異,但活性成分皆為普氯氯丙嗪。
普氯氯丙嗪歸類為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及止吐藥。其主要作用機轉為拮抗多巴胺D2受體,同時具有抗組織胺及抗膽鹼能作用,使其能同時緩解嘔吐及精神症狀。
此藥物的主要適應症包括:
1. 電療、化療或手術後的劇烈嘔吐
2. 精神分裂症、雙極性疾患的急性躁狂發作
3. 手術前後的焦慮或緊張症狀
4. 偏頭痛引起的惡心及暈動症。
醫師可能根據臨床判斷擴大使用範圍,但需基於風險效益評估。非適應症用途需避免,以降低不必要的副作用風險。
輕微副作用包含口乾、視力模糊、嗜睡、肌肉僵硬及體位性低血壓。這些症狀通常在治療初期出現,多數患者會逐漸適應,若症狀嚴重應立即通知名醫護人員。
嚴重副作用包括:锥體外系症狀(如不自主抽動)、QT間期延長、神經阻滯劑恶性綜合症候群。若出現高熱、肌肉僵硬或不規則心律,需立即就醫。
禁忌症包括:青光眼、癲癇病史、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對吩噻嗪類藥物過敏者。孕妇及哺集婦女使用前需評估風險,因其可能導致胎兒或新生兒出現肌肉僵直等問題。
此藥可能影響判斷力及反應能力,用藥期間應避免操作機械或駕車。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遲發性運動障礙,停藥後症狀可能持續數週至數年。
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合用可能誘發高血壓危象,需至少間隔14天使用。與抗凝血劑(如華法林)合用時,可能增強抗凝效果導致出血風險。
口服劑型通常初始劑量為5-10毫克/日,分次服用;嚴重嘔吐症狀可能需提高至每日20-30毫克。注射劑型多用於急症,需由醫護人員施打。貼片劑型需皮膚貼敷,每7天更換一次。
服藥時間建議於餐後或與食物同服以減少胃腸道不適。若同時使用其他藥物,需告知醫師所有正在使用的處方及成藥,以避免交互作用。
若遺漏口服劑量,應盡快補服;但若距離下次服藥時間短於4小時,則跳過遺漏劑量,恢復正常用藥計畫。切勿為彌補遺漏而加倍劑量,以免中毒。
過量使用可能導致昏迷、呼吸抑制及心律不整。若懷疑過量,應立即就醫並攜帶藥瓶供醫護人員參考。中毒症狀可能包括肌肉僵硬、瞳孔擴大及定向力障礙。
急救措施包含洗胃、使用活性炭及監測心電圖。長期過量可能導致永久性神經系統損害,故嚴禁自行調整劑量。
。需要檢查是否有使用英文術語,並確認疾病名稱一致使用「抗制氯丙嗪」。最後,確認格式正確,沒有編號或標點符號問題。
服用抗制氯丙嗪時,如果忘記按時吃藥,應如何處理?
若錯過一劑藥物,應立即補服,但若接近下次用藥時間,則跳過漏服劑量並恢復正常服藥時程。切勿一次服用雙倍劑量以彌補漏服,以免增加副作用風險。建議設定提醒或使用分藥盒協助記憶。
抗制氯丙嗪可能引起嗜睡,用藥期間可以安全駕駛或操作機器嗎?
此藥可能導致頭暈或嗜睡,影響反應速度。建議用藥初期避免駕駛或操作危險機器,待確認自身對藥物的反應後,再判斷是否可從事相關活動。若副作用持續,應諮詢醫師調整劑量。
長期使用抗制氯丙嗪是否會導致依賴性或成癮?
此藥不會直接導致藥物成癮,但長期使用可能引發「藥物誘發性運動障礙」等適應症狀。若需停藥,應遵醫囑逐步減少劑量,避免突然停用導致症狀反彈。醫師會根據病情評估使用時間,患者不應自行延長用藥週期。
服用抗制氯丙嗪期間,能否同時使用其他止痛藥或感冒藥?
此藥與某些止痛藥(如阿斯匹靈、布洛芬)或感冒藥(含抗組織胺成分)合併使用,可能增強嗜睡或影響神經系統。使用前應告知醫師所有正在服用的藥物,包括成藥,以避免藥物交互作用。
抗制氯丙嗪可能對肝腎功能造成影響嗎?用藥期間需要定期檢查嗎?
長期或高劑量使用可能對肝功能產生輕微影響,但罕見嚴重肝損傷案例。若患者有肝腎功能異常,醫師會調整劑量並要求定期抽血檢驗。用藥期間若出現黃疸、尿液變深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