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的症狀

中風是一種可能導致永久性神經損傷的急症,其症狀的突然性和多變性是辨識關鍵。及早發現症狀並立即就醫,能大幅提高治療成功率並減少後遺症風險。快速識別「脸部歪斜、言語不清、肢體無力」等典型徵兆,可有效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不同類型的中風(如缺血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可能表現出相似的症狀,但嚴重程度與發展速度可能不同。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小中風」(暫時性症狀)後恢復正常,這可能是即將發生完全中風的警告信號,絕不可忽視。以下詳細說明各階段的典型與非典型症狀,以及如何判斷緊急就醫時機。

早期症狀與徵兆

早期症狀通常以突發性為主要特徵,可能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達高峰。典型的早期跡象包括:

  • 單側肢體無力或麻痺:突然出現的手臂、腿部或面部肌力下降,可能伴隨協調能力喪失,例如無法單手舉起雙臂
  • 言語障礙:發音含糊、語意混亂或完全無法表達,患者可能重複無意義的語句
  • 視覺異常:單眼或雙眼視力模糊、視野缺損,或突然出現複視

部分患者會出現「瞬間癱瘓」現象,症狀可能在數分鐘內自行緩解,這類「小中風」(暫時性腦缺血发作)的再發率高達三分之一,需立即進行醫療評估。此外,頭暈、平衡失調或不明原因的剧烈頭痛,也可能是腦部血流異常的早期信號。

常見症狀

神經功能缺損

中風引發的腦部損傷會直接影響相應腦區的控制功能。運動神經受損時,患者可能出現:

  • 單側或雙側肢體無力,嚴重時可能完全癱瘓
  • 步態不穩,行走時需要依賴支撐物
  • 肌肉緊張度異常,可能伴隨不自主抽動

感覺神經受損則會導致觸覺、溫度覺或痛覺感知異常,患者可能描述「半身麻木」或對肢體位置失去感知(本體覺障礙)。這些症狀可能單側出現,也可能雙側對稱或非對稱出現,需結合其他症狀綜合判斷。

認知與語言障礙

語言中枢受損會導致「失語症」,表現為:

  • 說話含糊不清,發音困難
  • 找不到合適用詞或構成語句困難(表達性失語)
  • 無法理解他人言語或自身言語(感受性失語)

認知功能受損可能表現為突然的定向力障礙,患者可能無法辨識時間、地點或人物。記憶障礙可能以即時記憶喪失為主,嚴重時會出現混亂或意識模糊狀態。

疾病進展與症狀變化

缺血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的症狀發展模式不同。缺血性中風的症狀可能在數小時內逐漸惡化,而出血性中風常因高血壓破裂導致症狀突然爆發。以下為典型發展階段:

急性期(0-24小時)

此階段症狀最為明顯,可能包括:

  • 單側肢體癱瘓程度加重
  • 意識水平急劇下降,從嗜睡到昏迷的轉變
  • 血壓異常升高伴隨嚴重頭痛

部分患者會出現「錯覺性癱瘓」,即對側肢體功能喪失伴隨感覺異常,這與大腦皮質區受損密切相關。

亞急性期(24-72小時)

此階段可能出現症狀平台期或緩慢進展,需密切觀察:

  • 語言障礙從表達困難轉為完全失語
  • 感覺異常範圍擴散至全身
  • 自主神經系統受影響,如血壓波動或心律不整

約15-20%患者在此階段會出現二次栓塞,導致原有症狀突然惡化,需立即進行影像學檢查。

何時應該就醫

當出現以下任一症狀時,應立即撥打緊急醫療電話:

  • 突然出現的面部歪斜或嘴角下垂
  • 單側肢體無力且無法執行基本動作(如抬高手臂)
  • 言語障礙持續超過5分鐘

部分非典型症狀如單側肢體刺痛、突然視力喪失或不明原因的噁心嘔吐,也可能為中風前兆。若症狀在2小時內自行緩解,仍需於24小時內進行腦部影像檢查,因「小中風」後中風風險在48小時內升高20倍。

高風險群體(如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若出現輕微症狀(如瞬間視力模糊或手部麻痺),也應視為緊急醫療事件。延誤就醫可能導致腦細胞不可逆損傷,治療窗口期(通常為症狀出現後4.5小時內)對溶栓治療至關重要。

 

常見問題

中風的黃金治療時間是多久?延誤治療會有什麼影響?

中風的黃金治療時間通常指發病後4.5小時內,患者若在這段時間內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能顯著降低腦損傷風險。若延誤治療,腦細胞缺氧時間過長,後遺症如肢體無力或語言障礙可能更嚴重,甚至威脅生命。

中風後出現的失語症,能否透過語言治療恢復?需要多久見效?

失語症是中風常見的後遺症,但透過專業語言治療師的系統性訓練,多數患者可逐步恢復溝通能力。治療成效因人而異,通常需數週至數個月,持續復健搭配家屬的耐心配合能提升效果。

如何分辨中風與低血糖或內耳問題引起的類似症狀?

低血糖可能導致暈眩或意識模糊,但通常伴隨冒冷汗或心悸;內耳問題則以天旋地轉的眩暈和噁心為主。中風的典型症狀包括臉部歪斜、單側肢體無力及言語不清,若同時出現三項徵兆,應立即就醫確認。

中風患者康復期間,日常飲食有哪些關鍵原則?

康復期飲食應以低鹽、低脂、高纖為主,建議增加全穀類、深海魚及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同時需控制總熱量攝取,避免體重過重加重心腦血管負擔,並定期監測血壓與血糖指數。

中風後遺症穩定後,可以恢復正常運動嗎?需注意哪些事項?

中風後遺症穩定者可逐步恢復輕度運動,如散步或水中複健,但應避免高強度訓練。建議在復健醫師指導下制定個人化計畫,並密切觀察是否出現頭暈、胸痛等不適,避免突然動作誘發二次中風。

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