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氮平(Mirtazapine)是一種用於治療情緒障礙的抗抑鬱藥物,主要作用機轉在於調節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此藥物能增強血清素和去甲基腎上腺素的活性,對改善抑鬱症的核心症狀如情緒低落、失眠及食欲異常有明顯效果。它屬於第四代抗抑鬱藥,與傳統三環抗抑鬱藥相比,具有較低的副作用風險,特別適合對其他抗抑鬱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
除了作為抗抑鬱藥物,米氮平在臨床上也被用於緩解與抑鬱症相關的焦慮症狀,並可能改善患者的睡眠品質及食欲。此藥物的半衰期較長,通常每日只需服用一次,這特性提高了患者用藥的便利性與遵從性。然而,其使用仍需在醫師監控下進行,以確保安全性和療效。
米氮平的學名為米氮平(Mirtazapine),在不同地區的商品名稱包含:
米氮平歸類為四環類抗抑鬱藥,同時被歸類為「去甲腎上腺素與特異性血清素能抗抑鬱劑」(NaSSA)。此分類特徵在於其獨特的作用機轉,主要透過阻斷α2自體受體來增強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同時阻斷血清素受體以提升神經傳導物質濃度。
與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或三環類抗抑鬱藥相比,米氮平對組織胺受體的阻斷作用較弱,因此其嗜睡、口乾等副作用相對較少,但可能引發體重增加等其他特定副作用。
米氮平的主要適應症為重度抑鬱症,尤其適合伴隨有焦慮、失眠或食欲下降的患者。臨床指引指出,此藥物對經典抗抑鬱藥反應不足的患者,或有明顯體能症狀(如疲勞、活動力下降)的患者,可作為替代治療選擇。
在某些國家或特定醫療情境下,醫師可能以「超標靶適應症」方式使用,例如用於治療廣泛性焦慮症或緩解其他精神疾病伴隨的抑鬱症狀。但此類用法需基於醫師專業判斷,並定期評估療效與風險。
這些症狀通常在開始用藥後數週內逐漸緩解,若持續惡化應立即通報醫師。
若出現黃疸、持續發燒或不明原因瘀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與其他抗抑鬱藥一樣,此藥可能增加青少年及年輕成人自殺傾向,需加強監測。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使用需謹慎,目前研究顯示可能經胎盤或乳汁傳遞,但臨床效益需與風險權衡後決定。65歲以上長者或體重過輕者需從低劑量開始,以降低副作用風險。
服用任何處方或非處方藥物前,應主動告知醫師。
與酒精或葡萄柚汁同服可能加劇嗜睡,應避免飲酒並限制葡萄柚攝取。與降壓藥合併使用時需監測血壓變化,因米氮平可能影響血壓調節機制。
標準起始劑量通常為每日15毫克,睡前服用可減少 daytime 嗜睡。醫師會根據療效與耐受性,在1-2週內調整至目標劑量(常見維持劑量為30-45毫克/日)。藥片需整顆吞服不可咀嚼,若漏服或忘記服藥應依時間差異決定是否補服。
療效可能需2-4週才會顯現,患者應持續用藥並定期回診。停藥時需逐漸減量,避免突然停藥導致撤藥症狀(如頭暈、焦慮加重)。長效型劑型需遵從藥師指示分次服用,不可自行掰開藥片。
若遺漏當日劑量且距離下次服藥時間超過4小時,應立即補服遺漏劑量。若接近下次固定服藥時間(如遺漏時間在4小時內),則跳過遺漏劑量,按原時間服用下一次劑量,千萬不要「補雙倍劑量」以避免中毒風險。
若遺漏劑量後出現不適症狀(如頭暈或焦慮加劇),應立即聯繫醫療人員評估是否需要臨時處置。長期用藥者應設定提醒裝置,並準備備用藥盒以避免遺漏。
急救措施包含洗胃、活性炭吸附過量藥物,並進行心電圖及血液藥物濃度監測。患者或照顧者應嚴格遵守用藥指示,將藥物存放於兒童無法取得之處,避免自行調整劑量。
服用米氮平時,若忘記服藥,應如何處理?
若錯過服藥時間且距離下次服藥時間超過4小時,應立即補服並按時服用下一次劑量;若時間接近,則跳過漏服的劑量,千萬不可一次服用雙倍劑量。建議設定藥錠分裝盒或使用提醒應用程式,以降低忘記服藥的風險。
米氮平可能引起哪些常見的副作用,該如何緩解?
常見副作用包括口乾、嗜睡及體重增加。口乾可透過增加水分攝取或含無糖喉糖緩解;嗜睡期間應避免操作機械,建議將服藥時間安排在睡前以減少影響。若體重增加明顯,需與醫師討論飲食與運動計畫。
服用米氮平時,哪些藥物需特別避免合併使用?
與抗凝血劑(如華法林)或鎮靜安眠藥(如地西泮)合用時,可能增強嗜睡或中樞神經抑制作用。使用前應告知醫師所有正在服用的藥物,包含處方藥、成藥及草本補充劑,以避免藥效交互作用。
服用米氮平期間是否需要限制飲食或飲酒?
建議避免飲酒,因酒精可能加劇鎮靜效果並延緩藥物代謝。高脂飲食可能提高藥物濃度,建議固定在飯後服用以穩定吸收。服用期間應避免自行調整飲食結構,需與營養師討論飲食計畫。
停用米氮平時,為何不能突然中止服藥?
突然停藥可能引發戒斷反應,如焦慮、失眠或頭暈。醫師會根據病情安排逐步減量方案,通常需數週至數月。若出現無法承受的副作用,應立即聯繫醫療提供者,不可自行決定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