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rzepatide是一種新型GLP-1受體促效劑(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主要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此藥物結合了GLP-1與腸促胰島素的雙重作用機制,能增強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同時延緩胃排空並抑制食欲,從而達到控制血糖與體重的雙重效果。
其作用原理在於模擬腸道分泌的GLP-1激素,協助體內血糖調節,並透過腦部飽食信號來減少食慾。此藥物需經皮下注射使用,目前在多國已通過藥證核准,成為治療代謝症候群的重要選擇。
屬GLP-1受體促效劑類別,屬於胰島素促效劑與食欲調節劑的複合型藥物。此類藥物透過激活GLP-1受體,調節血糖代謝及能量平衡,與其他糖尿病藥物(如SGLT-2抑制劑或DPP-4抑制劑)作用機轉不同。
在代謝疾病治療領域中,Tirzepatide結合了血糖控制與減重的雙重功能,因此歸類為「雙重受體促效劑」,與傳統單一功能GLP-1藥物有所區隔。
主要適應症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尤其對傳統口服藥物反應不佳者。臨床試驗顯示,此藥物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紅蛋白(HbA1c)指數,並減少胰島素使用需求。
另核准用於體重管理,適用於身體質量指數(BMI)≥30 kg/m²的肥胖患者,或BMI≥27 kg/m²且併發代謝疾病者。臨床研究指出,患者使用後平均體重可減少15%-20%。
禁忌症:對Tirzepatide或注射劑成分過敏者禁止使用;曾有胰臟炎病史者需嚴格禁用。
懷孕與哺乳期安全性尚未完全確立,懷孕分類為C級。建議育齡女性使用時需配合避孕措施,治療期間若懷孕應立即告知醫師。
與胰島素或SGLT-2抑制劑併用時,可能增加低血糖風險,需調整劑量並加強血糖監測。
避免與其他GLP-1受體促效劑(如Liraglutide)同時使用,以免增加副作用。服用含高脂肪飲食可能影響藥物吸收速度,建議空腹或餐後使用。
劑量需依患者體重及病情調整,起始劑量通常為週一針5mg,每週固定時間皮下注射於腹部或大腿。醫師會根據血糖及體重控制成效,逐步增加至最高週50mg。
患者需接受專業注射教學,使用前應以酒精棉片清潔注射部位,針頭不可重複使用。治療期間需配合飲食控制及運動計畫以增強療效。
若遺漏當日注射,應於當日盡速補打,但若接近下次注射時間(如少於12小時),則跳過遺漏劑量,按原時間接續下一次注射,嚴禁補註雙倍劑量。
建議設定提醒通知,並將藥物存放於室溫環境,避免冷凍或高溫曝曬。若長期漏打可能導致血糖控制失效,需與醫師溝通調整用藥計畫。
過量使用可能引發嚴重低血糖、持續嘔吐或意識模糊,應立即就醫。症狀若包含腹痛、發燒,需排除急性胰臟炎可能。
緊急處理措施包括立即停止用藥、測量血糖、補充糖分(若意識清醒),並前往最近的急診室進行血液檢查及支持性治療。
替爾扎佩特注射時需注意哪些注射部位或角度?
替爾扎佩特需皮下注射,建議選擇腹部、大腿外側或上臂部位輪流注射。針頭應垂直90度刺入皮下,注射前勿排氣且需等待10秒再按下注射按鈕。若體脂較少者可輕輕捏起皮膚形成皺褶,以確保藥液正確吸收。
服用替爾扎佩特期間出現噁心或腹瀉,如何緩解?
初期可能因腸道GLP-1受體作用出現胃腸不適,建議從低劑量開始逐步增加,並配合小餐多餐。可同時使用醫師開立的止噁心藥物(如多潘立酮),或嘗試餐後平躺15分鐘以緩解症狀。若持續嚴重不適應立即就醫調整劑量。
替爾扎佩特與降血糖藥物是否會有交互作用?
與其他降血糖藥物(如SGLT-2抑制劑或胰島素)合併使用時,需密切監測血糖以避免低血糖風險。醫師通常會先調整原有藥物劑量,並建議患者隨身攜帶快速醣補充品。開始治療前應主動告知醫師所有正在使用的藥物清單。
接受替爾扎佩特治療期間,飲食和運動需配合哪些調整?
建議搭配低升糖指數飲食及規律有氧運動(如每周150分鐘快走),可增強減重效果。餐食分為5-6小餐並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運動前後需監測血糖變化,避免因藥物作用與運動疊加導致血糖過低。
替爾扎佩特治療中若漏打針劑,什麼時候可以補打?
若漏打時間在下次注射前4小時內,應立即補打原劑量;超過4小時則跳過漏打劑量,按原時間表接續注射,嚴禁雙倍劑量補打。建議使用注射日記追蹤,並設定手機提醒避免遺漏。若頻繁漏打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調整用藥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