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美沙嗪(Promethazine)是一種合成的抗組織胺藥物,主要用於緩解過敏症狀、預防暈動症及提供術前鎮靜。此藥物同時具有抗膽鹼能與抗5-羥色胺的作用機制,能阻斷組織胺H1受體,減輕紅腫、搔癢等過敏反應,並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鎮靜與止吐效果。在臨床上,它被廣泛應用於控制術前焦慮、化療引發的噁心,以及治療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或蕁麻疹。
普美沙嗪的藥理特性使其成為多面向的治療工具,但因其可能引發嗜睡等副作用,患者需在使用後避免駕駛或操作機械。此藥物需由醫師評估後處方,不可自行調整劑量或使用方式。
此藥物的學名為普美沙嗪(Promethazine),常見的商業品牌名稱包括非那根(Phenergan)、普美錠(Promethegan)等。不同國家或地區可能有其他商品名,但學名藥成分與作用機制相同。患者在使用時應確認藥品標籤上的活性成分是否為普美沙嗪。
普美沙嗪歸類為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抗H1受體抗拮抗劑),同時具有抗膽鹼能與弱效的多巴胺受體拮抗作用。它同時被歸類為止吐藥與中樞神經抑制劑,可用於治療與預防多種症狀。此藥物因具有鎮靜效果,也被歸入安謨類藥物(Anxiolytics)的範疇。
普美沙嗪的主要適應症包括:
在特定情況下,此藥物也可能用於治療癲癇發作後的抽搐,或作為癲癇發作的輔助治療。然而,使用前必須由醫師評估風險與效益,特別是針對兒童或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
輕微副作用包括:
這些症狀通常在數小時內緩解,若持續或加劇應通報醫師。
嚴重副作用需立即就醫:
患者若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停止用藥並尋求緊急醫療協助。
禁忌症與高風險族群:有以下情況者禁止使用此藥:
懷孕與哺乳期:懷孕期間僅在絕對必要時使用,可能對胎兒造成風險。哺乳期婦女使用後可能抑制泌乳功能,且乳汁中藥物可能影響嬰兒。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將此藥歸類為C級,表示動物實驗顯示風險,但人體數據不足。
美國FDA針對此藥物新增黑盒子警告,指出:
醫師處方時需嚴格遵循年齡與劑量限制。
與下列藥物合併使用可能增加副作用風險:
使用前應告知醫師所有正在服用的藥物,包括處方藥、成藥與草本補充劑.
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合用可能引起高血壓危象,需至少停藥14天後才能使用普美沙嗪。與抗癲癇藥物合用可能降低後者的療效,需調整劑量.
劑量根據年齡與症狀調整:
口服劑型需整粒吞服,不可咀嚼或掰開。
注射劑型需由醫護人員施打,靜脈注射需緩慢推注(超過5分鐘)。緩釋膠囊需完整服用以維持藥效,破壞藥劑結構可能導致血藥濃度波動。
若遺漏定時劑量,應立即補服,但若接近下一次服藥時間,則跳過遺漏次數並恢復正常時程。千萬不要為彌補遺漏,而一次服用雙倍劑量,以免引發中毒反應。
若漏服導致症狀反覆(如嚴重噁心),應立即聯絡醫師評估是否需調整用藥計畫。若遺漏時間超過12小時,應在下次服藥時恢復正常劑量,並密切觀察症狀變化.
過量服用可能導致嚴重中樞神經抑制,症狀包括:
若懷疑過量,應立即就醫並攜帶藥瓶供醫療人員參考.
急救措施包括洗胃、活性碳吸附未吸收藥物,並給予呼吸器支持。嚴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抗組織胺拮抗劑或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緩解癲癇。患者不得自行處理藥物過量,應立即前往急診室處理.
普米克汀的口服液與注射劑在使用上有何不同?
口服液需按照醫師指示的劑量服用,通常於睡前或餐後服用以減少胃腸不適。注射劑型必須由醫護人員在醫療機構內施打,不可自行操作。注射後需觀察是否出現過敏反應,如皮疹或呼吸困難。
使用普米克汀後出現嗜睡,應如何應對?
嗜睡是常見副作用,服藥後避免駕駛或操作機械。若持續數日或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應立即聯絡醫師評估劑量調整。避免與酒精或安眠藥同用,以免加重嗜睡程度。
普米克汀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需注意哪些相互作用?
與其他抗組織胺藥、鎮靜劑或止痛藥合用可能增加嗜睡風險。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合用可能導致血壓異常。使用前應告知醫師所有正在服用的藥物,包括成藥或草本補充劑。
青光眼患者是否可以使用普米克汀?
普米克汀可能加重閉角型青光眼的病情,因此患者需避免使用。若為開放型青光眼,醫師會評估眼壓狀況後決定是否使用,並建議定期監測眼部健康。
懷孕或哺乳期間能否安全使用普米克汀?
懷孕期間應避免非必要使用,因可能對胎兒造成風險。哺乳期使用可能經母乳傳遞,建議服藥前諮詢醫師,評估對嬰兒的影響。必要時需調整喂養時間或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