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尼松(Prednisone)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類固醇激素,主要用於調節免疫系統及抗炎癥。此藥物屬於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能抑制過度的免疫反應,緩解發炎現象。臨床上常見的應用包括治療類风湿性關節炎、氣喘、過敏性皮膚炎等自體免疫系統疾病,以及某些癌症化療的輔助治療。
其作用機轉在於抑制細胞內的發炎介質生成,並減少組織腫脹與過度免疫反應。由於藥效強而廣泛,使用時需嚴格遵循醫師指示,避免自行調整劑量或停藥,以免引起反跳現象或激素戒斷症狀。
此藥物的學名為「泼尼松」(Prednisone),在不同國家或藥廠可能有不同商品名。在台灣與香港常見的品牌名稱包括:
泼尼松歸類為「糖皮質激素類固醇」,屬於人工合成的類固醇藥物。此類藥物模倣人體腎上腺所分泌的天然激素 cortisol 的作用,但作用強度與半衰期不同。根據藥理學分類,它屬於第二代糖皮質激素,具有強效的抗炎、免疫抑制及抗過敏效果。
與天然 cortisol 相比,其抗炎效果約為後者的5-7倍,因此在治療嚴重發炎或自體免疫疾病時,能提供更快速的療效。然而相對的,長期使用時副作用風險也較高。
主要適用於需抑制免疫系統或緩解嚴重發炎的疾病,包括:
此外,此藥亦用於某些血液疾病(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某些癌症的化療方案中,以減輕治療引起的發炎反應。醫師可能根據個案需求,將其用於「未列在藥品說明書」的適應症,此情況稱為超適應症使用,需嚴格遵循醫療指引。
短期使用(1-2週)可能出現的輕微副作用包括:
長期使用(超過3個月)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
以下患者需謹慎使用或禁用此藥:
孕婦與哺乳婦女應嚴格遵照醫師評估:美國藥物妊娠分級為C級,懷孕初期使用需權衡利弊。哺乳期間可能透過乳汁分泌,需評估對嬰兒的風險。
與以下藥物合併使用可能增加副作用風險:
服用中醫草藥或營養補充劑時需告知醫師,例如:
劑量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與病患體重調整,常見用法如下:
服藥時應:
若發現遺漏劑量時間未超過原定時間3小時,應立即補服並調整下一次服藥時間;若已接近下次服藥時間,則跳過遺漏劑量,勿雙倍服用。例如原定上午8點服藥,若11點發現遺漏,應立即補服;若已過中午1點則等下一次正常劑量。
若長期使用患者遺漏劑量超過24小時,可能引發戒斷反應(如暈眩、關節痛),應立即聯絡醫師評估是否需調整用藥計畫。
急性過量可能導致高血壓、心悸、嚴重焦慮等症狀。若發現單次誤服過量(如超過建議劑量的2-3倍),應立即就醫並攜帶藥袋。症狀嚴重時可能需要:
慢性過量(長期過量使用)可能導致向心性肥胖、月亮臉、水牛背等外觀變化,需由醫師重新評估用藥方案,並制定緩慢減藥計畫。
波尼松需配合餐點服用嗎?服藥時間有特定要求嗎?
波尼松建議在早餐時段服用,可減少胃腸道不適風險。若需分次服用,應遵醫囑分配每日劑量,並盡量固定時間服藥以維持藥效穩定。空腹服用可能增加胃黏膜刺激,必要時可搭配少量食物。
長期使用波尼松會導致骨質流失嗎?如何預防?
長期使用波尼松可能引發骨質疏鬆,建議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醫師可能會開具鈣質與維他命D補充劑,並鼓勵患者進行負重運動。避免煙酒,並遵從醫囑逐步調整用藥劑量以降低風險。
服用波尼松期間可以接種疫苗嗎?需注意哪些疫苗禁忌?
服用波尼松期間接種活病毒疫苗(如麻疹、水痘疫苗)可能增加感染風險,應避免使用。不活疫苗(如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通常可接種,但需提前告知醫師用藥情況,由醫師評估安全性。
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時,哪些藥物會與波尼松產生交互作用?
波尼松可能與抗凝血劑(如華法林)增強出血風險,與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合併使用會提高胃潰瘍機率。降糖藥效果可能受影響,糖尿病患者需密切監測血糖。使用任何處方藥、成藥或中藥前應先諮詢醫師。
停用波尼松時突然中斷會有什麼後果?應如何逐步調整劑量?
突然停藥可能引發「類固醇戒斷症狀」,包括疲倦、肌肉疼痛甚至病情反跳。醫師會根據用藥時間長短與劑量,制定逐步減量計畫,可能持續數週至數月。患者不可自行調整劑量,需定期回診評估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