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proxen

藥物概述

Naproxen是一種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主要用於緩解疼痛、消炎及退燒。此藥物透過抑制體內的環氧酵素(Cyclooxygenase, COX)來減少發炎介質的生成,從而緩解組織腫脹與疼痛感。常見應用包含治療關節炎、肌肉骨骼疼痛及經痛等症狀。

與其他NSAIDs相比,Naproxen具有較長的半衰期,每日只需服用1-2次即可維持藥效。此特性使其成為長期疼痛管理的常用藥物,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消化道與心血管風險。

品牌名稱與學名

此藥物的學名為Naproxen,常見品牌包括:

  • Aleve(愛威)
  • Naprosyn(拿百瑞)
  • Anaprox(阿納普)

不同劑型(如膠囊、酏劑或緩釋劑型)可能有不同的品牌名稱,患者應依藥師指示選擇適宜劑型。

藥物分類

Naproxen屬於非類固醇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類別,屬於COX抑制劑。此類藥物具有止痛、消炎及退燒三重作用機制,但不具類類固醇的免疫抑制效果。

與選擇性COX-2抑制劑不同,Naproxen會抑制COX-1與COX-2兩種酵素,因此可能對胃黏膜保護作用造成影響,使用時需特別注意消化系統副作用。

適應症

此藥物主要用於治療急慢性發炎相關症狀,包含:

  •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骨關節炎等關節疾病
  • 肌肉拉傷、扭傷或運動傷害引起的腫脹與疼痛
  • 原發性痛經所引起的下腹絞痛

此外,Naproxen也可用於緩解輕至中度牙痛、頭痛及輕微發燒。醫師可能根據病情調整劑量,但患者應嚴格遵循處方指示,避免自行增減劑量。

常見副作用

輕微副作用包含:

  • 胃部不適、噁心或腹瀉
  • 頭暈或頭痛
  • 輕微皮膚搔癢

嚴重副作用需立即停藥並就醫:

  • 上腹痛或嘔血(可能為胃潰瘍症狀)
  • 呼吸困難或臉部腫脹(過敏反應)
  • 不明原因瘀血或出血時間延長

警告與注意事項

禁忌症:

  • 對NSAIDs成分過敏者禁用
  • 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或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
  • 心臟搭橋手術後短期內患者

懷孕期間使用需謹慎,尤其妊娠第三 trimester 可能增加胎兒風險。高血壓或心臟病史患者使用前應先經醫師評估。

藥物交互作用

與下列藥物合併使用可能增加副作用:

  • 抗凝血劑(如Warfarin):增加出血風險
  • 利尿劑或高血壓藥:可能降低藥效
  • 其他NSAIDs或類固醇:提高胃腸道併發症機率

服用抗酸劑或類固醇可能影響吸收,建議間隔2小時服用。使用中草藥補充劑(如魚油、銀杏葉)前應先諮詢醫師。

劑量與服用方法

成人常用起始劑量為250-500毫克/次,每8-12小時服用一次。嚴重疼痛患者可能需每日1000-1500毫克,但總日劑量不可超過1500毫克。緩釋劑型應整粒吞服,不可咀嚼以維持藥效釋放。

服用時應搭配整杯水吞服,避免空腹服用以減少胃腸刺激。長效型藥物需固定時間服用以維持血中濃度,不可任意中斷療程。

遺漏劑量處理方法

若遺漏劑量且距離下次服藥時間超過4小時,應立即補服並按時程調整後續時間。若接近下次服藥時間,則跳過遺漏劑量,勿雙倍服用以避免過量。長期遺漏可能導致疼痛控制不佳,應與醫師討論用藥計畫。

建議設定提醒器或使用分藥盒協助記憶,若因遺漏劑量導致嚴重不適,應立即就醫。

過量處理方法

過量服用可能引發:

  • 嚴重嘔吐與腹瀉
  • 意識混亂或抽搐
  • 呼吸困難或心跳異常

若懷疑過量,應立即前往急診室或連繫中毒諮詢中心。治療可能包含誘導嘔吐、活性炭吸附或血液透析,切勿自行處理。

 

常見問題

服用萘普生時,如何正確控制飲食以減少胃腸道不適?

建議在用餐時或餐後立即服用藥物,並搭配足量清水,以減少胃黏膜刺激。避免與咖啡、酒精或辛辣食物同時攝取,這些可能加劇胃腸道不適。若出現持續性腹痛或血便,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師。

長期使用萘普生是否會對肝臟或腎臟造成傷害?

長期使用可能增加肝腎功能異常的風險,尤其是原有肝腎疾病患者。建議定期進行血液生化檢查,並遵循醫師指示調整劑量。避免自行增加用藥頻率或劑量,以降低器官負擔。

萘普生與抗凝血劑或利尿劑一起使用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與抗凝血劑(如華法林)合併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需定期監測凝血功能。與利尿劑同用時,可能影響腎功能及血壓控制,醫師會根據個體狀況調整劑量或監測頻率。

如果服藥期間出現嚴重頭痛或水腫,應如何處理?

頭痛或水腫可能是藥物過量或個體不耐受的徵兆。應立即停藥並聯繫醫師,避免自行延長用藥時間。嚴重水腫可能與腎功能受損相關,需緊急就醫評估。

非處方藥形式的萘普生,與處方藥版本在效果和副作用上有何差異?

非處方藥通常劑量較低,適用輕微疼痛或發炎,副作用風險較低。處方藥劑量較高,適用慢性疼痛或嚴重發炎,但可能增加胃腸或心血管風險。需依症狀嚴重度及醫師建議選擇形式。

IconIcon

Ask Par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