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lfamethoxazole And Trimethoprim

藥物概述

磺胺甲噁唑與甲氧苄胺是一種合成抗菌藥物,由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與甲氧苄胺(Trimethoprim)以固定比例組合而成。這兩種成分能共同抑制細菌的葉酸代謝,達到廣譜抗菌效果,尤其對常見細菌如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等有顯著療效。此藥物主要用於治療細菌感染,包括尿路感染、中耳炎、呼吸道感染,以及預防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等特定感染症狀。

此藥物的獨特機轉在於雙重阻斷細菌葉酸合成途徑,降低細菌存活與繁殖能力。與單一抗生素相比,此組合能減少抗藥性產生,但需注意其使用限制與潛在副作用。臨床上,此藥物通常作為第一線治療方案,但需根據感染類型與嚴重程度由醫師評估後使用。

品牌名稱與學名

此藥物的學名為「磺胺甲噁唑與甲氧苄胺」,常見的商標名稱包括「Bactrim®」、「Septra®」等。在臺灣與香港,此藥物可能以不同商標名稱上市,具體名稱需依藥廠規格而定。學名藥(Generic)則以兩成分的毫克比例標示,如 800mg/160mg(磺胺甲噁唑/甲氧苄胺)。

患者在使用時應確認藥品標籤上的成分與劑量,並避免自行更換品牌或劑型。不同廠牌可能因輔料成分差異導致過敏風險,建議遵循醫師開具的處方。

藥物分類

此藥物屬於「磺胺類抗生素」與「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的複方組合,歸類為廣譜合成抗菌劑。其作用機轉結合了磺胺類藥物的二氫葉酸合成酶抑制,以及甲氧苄胺的二氫葉酸還原酶阻斷,形成雙重阻斷效果,使細菌無法合成必要代謝物。

此藥物分類的關鍵在於其複方設計,相較於單一抗生素,此組合能提高抗菌效力並延緩抗藥性產生。然而,此分類特性也使其在特定族群(如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以避免代謝累積導致毒性。

適應症

此藥物的主要適應症包括:  

             

 
此外,此藥物也用於治療弓形蟲病、某些皮膚感染,以及特定情況下的腸道感染。

在特定免疫缺陷患者中,此藥物可作為預防性用藥,降低機會性感染風險。醫師會根據感染部位、病原菌敏感度與患者健康狀況,決定是否選擇此複方或單一抗生素治療。

常見副作用

輕微副作用可能包括:  

           

 
這些症狀通常在停藥後自行緩解,但若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通知名醫。  

嚴重副作用需立即就醫的包括:  

             

 
出現這些症狀時應立即停藥並緊急就醫。

警告與注意事項

 

           

 
懷孕期間僅在必要時使用,因可能對胎兒造成風險,尤其第三孕期可能增加新生儿黃疸風險。

 

           

 
使用前需告知醫師所有病史,包括過敏史與慢性疾病。

藥物交互作用

與以下藥物合用可能增強毒性或降低療效:  

             

 
服用此藥物期間應避免未經醫師同意使用其他處方藥、中藥或維生素補充劑。

與含葉酸拮抗劑的藥物合用可能加劇血液系統副作用,而與腎毒性藥物(如萬古黴素)合用則可能損害腎功能。患者應主動告知醫師正在使用的所有藥物,包括非處方藥與草藥補充劑。

劑量與服用方法

成人典型劑量為每次 1 片(通常含 800mg 磺胺甲噁唑與 160mg 甲氧苄胺),每日 2 次,連用 7-14 天。具體劑量依感染類型與嚴重程度調整,如尿路感染可能縮短療程,而嚴重感染則需提高頻率或劑量。

兒童用藥需按體重計算,通常為每公斤體重 8-16mg 磺胺甲噁唑,分次服用。腎功能不全患者需減量,醫師可能根據肌酸酐清除率調整間隔時間。服用時應以整片吞服,不可咀嚼,並搭配大量水分以降低結晶尿風險。

遺漏劑量處理方法

若遺漏劑量應盡快補服,但若接近年內下一劑時間則跳過遺漏劑量,並恢復正常服藥時程。切勿加倍服用以彌補遺漏,以免增加肝腎毒性風險。若遺漏時間過長或頻繁遺漏,應立即通知名醫調整用藥計畫。

若遺漏多劑量導致療程中斷,可能影響治療效果並促進抗藥性,建議設定服藥提醒或使用藥盒協助記憶。慢性病患應定期與醫師溝通用藥狀況,避免因漏服導致感染惡化。

過量處理方法

藥物過量可能導致嚴重毒性反應,症狀包括:嚴重嘔吐、意識混亂、抽搐、少尿或無尿。若懷疑過量,應立即就醫並攜帶藥瓶供醫師評估。急診處理可能包括洗胃、血液透析或給予解毒劑。

過量後的後續管理需住院觀察,特別監測腎功能、血球數與電解質平衡。醫師可能使用碳酸氫鈉溶液協助排除代謝物,並處方葉酸補充劑以緩解血液系統副作用。患者絕不可自行調整劑量,應嚴格遵循處方指示用藥。

 

常見問題

服用複方磺胺甲噁唑期間是否需要特別注意飲食?

建議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料,以免增加胃腸不適的風險。服藥時應搭配一杯整杯水吞服,並保持正常飲食,但高鈣食物(如奶製品)建议與藥物服用時間間隔1至2小時,以避免影響吸收。若長期服用,可諮詢醫師是否需要補充葉酸。

如果錯過一次服藥時間,應該如何處理?

若忘記服藥且距離下次定時不到4小時,應立即補服並按原時程繼續;若已接近下次服藥時間,則跳過遺漏劑量,千萬不要一次服用雙倍劑量。若頻繁漏服,應記錄遺漏次數並告知醫師,以評估是否需要調整用藥計畫。

服用此藥後出現皮疹應如何應對?

此藥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若出現紅疹、癢癢或水泡性皮膚疹,應立即停藥並就醫。若僅輕微紅疹且無其他症狀,可先暫停用藥並聯絡醫師評估。嚴重過敏時可能需使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控制症狀。

與其他抗生素或利尿劑合用時需注意哪些相互作用?

與其他抗生素(如四環素類)合用可能降低療效,需間隔數小時服用。與利尿劑(如呋塞米)合用時,可能增加血中藥物濃度,導致腎毒性風險上升,需定期監測腎功能。使用抗糖尿病藥物時,此藥可能影響血糖控制,應加強血糖監測。

完成療程後,是否需要間隔一段時間才能再次使用?

短期療程結束後,若需再次使用,通常無需特別間隔期,但建議間隔至少1至2週以恢復肝腎代謝功能。若曾出現過敏反應或嚴重副作用,再次使用前必須由醫師重新評估風險。慢性感染患者需按醫師指示完成全療程,避免中斷導致抗藥性產生。

IconIcon

Ask Parky